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上國中要炸掉的學生要深信因果,有善因一定有善果,我們的福報已經比不上父母了,以後的工作有錢就沒時間,有時間就沒錢,所以剛剛好就好了。韓國現在年輕人開始七拋,希望我們以後不管幾拋,至少各人造業各人擔,天天做好事是不能缺的。

學生上國中後,說

「我要練田徑,
還要補數學,
寫數學作業,
看明天要考試的東西。」

還有同學說:「我要拉小提琴、寫作文、寫作業還要看書跟寫英文作業。。。」

兩位同學都說要炸了,

我是跟他們說到時間管理的重要,還有要找方法。

我這輩子第一次買讀書方法的書就是上國中,因為難度增加了,

我不敢說我很認真,但我會找方法。

另外就是要有適當的期望,不是每個人都能第一名。

我們要看遠一點,因為有些共業是我們無法克服的,

最多財富的時代,是我爸媽的那個年代,

看完「了凡四訓」,我也肯定每個人一輩子的福報都是固定的,除非我們做大善事或是大壞事才會改變。

我今天也跟五二的學弟妹說,賺115元,花114元,就是有錢人,因為有能力捐錢給別人;

賺1000元,花1001元,就是窮人。

所以和賺很多錢比起來,其實我們要重視的是惜福,我們要找這樣的朋友。

我不知道什麼是幸福的生活,但我現在過的是清福的生活,因為不是為自己做事,都是為別人做事,這沒有煩惱啊!有能力就多做,沒能力就要接受,不是說我沒事幹。

其實我最嚮往的生活不是花很多錢的生活,而是像修行人的生活,越簡單越好,不要看到寺廟都蓋很漂亮,以為出家人都是要享受,

廟蓋得漂亮是要接引大眾的,出家人的生活是很簡樸,

自己以前搞自私自利時,會覺得我工作、教書賺錢,是靠我自己的能力賺的,我想花錢多少就花多少啊,

現在學了弟子規,反而認同巴菲特的想法,我是在台灣才有這個機會可以當老師,我如果在敘利亞,我應該就在逃難船上了。

所以我是正報,但沒有別人的幫助,我能達到今天的處境嗎?完全不可能啊。所以要回饋給這個社會啊,覆巢之下無完卵,你覺得巢有多大,你的心量就有多大。

沒事幹是享清福啊!但沒有大福報的人無法享清福啊!像韓國有無事可做的痛苦,就是佛陀說的行苦啊。

2015年05月17日的報導

依據韓國發布的「2014年老人實態調查」發現,平均年齡在65歲的老人,有13%是受著四重苦:貧困苦、疾病苦、孤立苦、及無為苦(無事可做),未來退休年齡延長後,無為苦,恐怕會成為過勞苦。

受訪老人中,67.5%是處於獨居狀態,而且三分之一的老人有憂鬱症,另三分之一的老人認知能力低下。

這恐怕也是讓韓國成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老人貧困率排名第一的原因,也因為患有憂鬱症的老人佔到30%,韓國的老人自殺率高達每10萬人中就81.9人,在OECD成員國中也排名第一。

老人受到四重苦,韓國的年輕世代也從原來的「三拋(放棄戀愛、結婚、生子)世代」進階為「五/全拋(放棄戀愛、結婚、生子、就業、買房...)世代)」。

年輕人薪苦 靠父母金援

從三拋到全拋,是韓國的年輕人在面對不斷攀升的物價及就業困難的種種壓力下,因生活難、溫飽也不易,進而不得不拋棄戀愛、拋棄成家、拋棄養兒育女...。

然而,當這些年輕人發現從幼稚園補到大學、也考到大學,考了20多載終於要畢業了迎接他們的卻是就業難,於是就算不願意,社會的現實也讓他不得不進階為「全拋世代」。

「全拋世代」的韓國年輕人,依據韓國的人力銀行調查發現,近3成的人,即使有了工作,也無法經濟獨立,需要父母援助才能生活,原因是薪資不足以應付高漲的物價,想要存錢結婚、就得與父母同住以節省開支...。

看來,這些父母是另外的三分之一,是有能力負擔的那一群老人,只是當這些年輕人有一天也變老時,會不會也進到「四重苦」的世界呢?唉,光是想,就覺得悲情啊!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什麼都可以自己學,可以思辨,只有品德教育無法思辨,因為有念頭就是落入妄想、分別、執著。我看一篇文章,我學到很多,但是看到很多網友批評這篇文章。當別人要和我爭辯,我就知道對方的執著,我閉嘴就是放下。學弟子規就是一直聽、一直聽、一直聽,打好了基礎才聽得懂心經。

在我的班上,因為上課干擾同學,被我罰抄課文圈詞的同學,我都稱他為菩薩,菩薩是會犧牲自己幫助眾生的,我發現一直提醒學生不要干擾別人,口頭勸說沒有用啊!這個末法時代,只說惡有惡報會有誰相信呢?所以必要讓學生干擾同學後被處罰,但我班上的學生都很有智慧,因為只要有一位同學被處罰,其他同學就回頭了,我想找第二位菩薩也找不到。

那沒有被我處罰寫圈詞的同學就是阿羅漢啊!阿羅漢是斷惡的人,就是不會再做壞事了!放下了執著,不搞自私自利,了不起啊!我這輩子做不到啊!

帶這一屆的學生,我看貼在黑板上的精進,貼了好幾年,都不知道怎麼落實?這次班親會完,有爸爸希望我能幫他的女兒多派作業,他的女兒二五要補習,他說一三四可以多派半小時的作業,藉這個因緣,我也在想,每一個同學可以派什麼作業呢?而且這個作業不能天天檢查,因為要學生培養自己的責任感,一個禮拜檢查一次就好了,或是同學互相檢查就好了。

但是品德教育我可以派作業回家嗎?例如寫感恩的卡片或是幫忙做家事?我想了很久,發現沒有效啊!因為我從小到大,也是做了不少品德教育的作業,可是我還在搞自私自利啊!

一直到三十歲後,除了學弟子規,再加上聽經的效果,才發現自己錯了,雖然習氣還是改不過,但我知道我錯了!我在班上會講解弟子規,學生聽我講弟子規時要怎麼聽呢?不能思考啊,思考就落入二分法了。

最近看到畢靜翰的一篇文章,他從國外到台灣大學念中文研究所,他提到國外的學習,如果可以看到那個過程的話,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只是一班的學生在嘴砲罷了,但其實事情並不是如此,美國的那種小班的研討課程的目標本來是透過一種演化論般的過程,訓練大家的思考能力。

對於資料的部分,上課的時後教授不會把這些講出來,該看的資料、該讀的書都要在家準備,如果沒看過的話,在討論的過程中,教授會注意到,然後記在心裡,給你低分。

但他念台大的中文研究所時,一般來說,老師們很少問學生的意見,所以從開始上課到快要下課,都會一個人講話,也常常會離題,講自己課外的事情十幾分鐘。

因為這樣一直講話也有點困難,所以有些老師會叫學生念文本或講義,也會有些老師叫大家寫一個報告,然後上課的時間就是聽某位同學把自己的報告朗誦出來。

他不會輕易再次參加這種教學制度,但經過四年的傳統教學,他慢慢地開始發覺,這個過程其實有給他不少的啟發。

他說:「其實停下來,不講話,聆聽別人的想法,還有古人的話,也會給人很多新穎的啟發,而且會鞏固學者的專門知識。」

如果沒有仔細針對古書的段落,很容易看一下就給忘了,但當有人迫使你一直聽、一直聽,也不要求你說出任何自己的意見,你就開始懂如何「接受知識」還有「細看文本」。

我看完這一篇文章,肯定學習弟子規或是佛法就是放下爭辯的念頭,因為念頭都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德性比不上聖賢人,怎麼能批評聖賢人?就像我看文章下方有很多網友都批評這篇文章,所以他們什麼都沒學到,但我學到很多。

淨空法師說:「馬鳴菩薩講的,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研究經教(弟子規),你才能夠透徹了解?《起信論》上說「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你就能到達這個境界。聽經(弟子規)不執著言說相,言語講得深淺、廣狹都沒有關係,你要聽言語裡面的義理,得聽這個東西,會聽!你看佛經(弟子規)不能執著文字,不能執著名詞術語,因為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這緣生之法。要看它什麼?看文字裡頭的義理,那個義理字字句句無窮無盡。那是什麼?自性,從這個方法來見性,就這麼回事情。聽經從言說裡見性,讀誦從文字裡見性,這厲害!古人說會聽的聽弦外之音,這在演奏,彈琴的時候你要聽弦外之音。你不能執著它的言語文字,你要懂得言語文字之外有東西,你要真看到、真聽到就開悟了。

第三個要離心緣相,心緣相不能自己想著這什麼意思,這是很可怕的。以為我聽懂了,我聽這個意思、那個意思,全是假的,為什麼?過幾年的時候,又不是這個意思。這就講我們自己,就是第六意識去理解這些經文,全都錯了,凡夫知見,不是佛知佛見。」

永念師恩,上淨下空老師法師往生

今天清晨二點,淨空法師圓寂享耆壽96歲。我最近心神不寧,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太多壞消息嗎,有戰爭、有飢荒、有勞動基金上半年虧4千億、台灣壽險公司踩雷、還是這個月的天氣熱爆…… 老師的偉大,凡人無目。佛陀的偉大,要看印光法師;印光法師的偉大,要看李炳南老師;李炳南老師的偉大,要看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