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雍正大帝值得學習地方之一

因為印光法師說雍正帝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就是菩薩,印老自己是很謙虛,但竟然這樣評價雍正帝,我看了六遍之後才想到,是不是要改變我的對雍正帝的看法,因為我對雍正的了解是人云亦云,看電視罷了!不覺得他是什麼法身大士。

印光法師為什麼謙虛?別人稱讚印光法師的文章義理高超,法師自謙「你這樣講實在太俗套了。把魚眼睛當做珠寶。把木頭講成比高樓還高。這讓我慚愧到無地可躲啊!我只是一位平凡的僧人,只是在富貴人家門前乞討(比喻佛門),吃人家的剩菜剩飯,用來養活這個身體。如果有不嫌剩菜剩飯有怪味,我可以和他分享(比喻個人的文章)。徐蔚如認為這些東西對別人有幫助,才廣發流布。雖然他有心,但文章沒什麼好看,想不到卻褻瀆你的眼睛,實在對不起啊。」

最近一次看這篇文章,我實在很慚愧,我是什麼東西?印光法師都這麼謙虛,我的生活只能借用法師的話,我也是庸人,不敢自讚也無能自讚。所以我之前向主任說,我的優點只有一個,就是「知錯能改」。表示我沒什麼專長也沒什麼優點,想到印光法師,我一事無成卻享福報,實在汗顏。

易中天品人錄(我從小港圖書館借的)提到雍正帝,「胤禛也沒什麼人緣。與人見人愛的「八賢王」相反,他是有名的人見人畏的「冷面王」。他和誰都不特別親近(唯一親密的兄弟是允祥),和誰也不特別疏遠,見了誰都是公事公辦的樣子。如果康熙有什麼事情交辦,他就更是只講王法,不講情面。五十二年(公元一七一三年),順治皇帝的淑惠妃去世,喪事辦得十分潦草,康熙下令胤禛查辦。胤禛立即查出應由滿篤、馬進泰、馬良、赫奕、馬齊等人負責,毫不留情地給了他們處分。四十八年(公元一七○九年),康熙責備鄂倫岱等人結黨。鄂倫岱以國戚自居,不知畏懼。胤禛便對康熙說:「此等悖逆之人,何足屢煩聖怒,亂臣賊子,自有國法,若交於臣,便可即行誅戮。」胤禛這樣鐵面無私,嚴刑峻法,當然便很難有什麼人緣。」

公事公辦會讓我覺得無情,但我覺得是我沒智慧而誤會了,接了學校行政才知道公事公辦,依現在的話說就是依法行政。皇帝是公務人員,公務人員不公事公辦?難道是公事私辦嗎?因為有關係就沒關係,公事公辦就是為了避免自私自利的公務員只優待近親,對於其它民眾卻有第二套標準,所以做公務員不要搞自私自利,是雍正帝以身作則。

最了解一個人的當然是他的父母,「康熙表揚胤禛說,先前拘禁允礽時,沒有一個人為他說話,「唯四阿哥性量過人,深知大義」,屢屢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偉人。」胤禛聽了,卻表示誠惶誠恐「不敢仰承」。

這種謙虛和仁愛也是有事實作證明的。胤禛在康熙面前不但替太子說話,也替別的兄弟說話,因而「為諸阿哥陳奏之事甚多」。他甚至提出,都是一般兄弟,允等人爵位太低(貝子),願意降低自己的世爵,分封於弟弟,大家地位相當。康熙看重此點。康熙曾對群臣說:「朕覽史冊,古來太子既廢,無得生存者,過後人君莫不追悔。」他很不願意自己百年之後允礽被兄弟們欺辱殘害,不得善終。大阿哥對允礽恨之入骨,八阿哥允和允礽勢不兩立。這兩個人當了皇帝,允礽都沒有好日子過。四阿哥胤禛在牆倒眾人推的情況下能幫允礽說話,允礽在他手下當不會太難過(事實上雍正後來對允礽和允礽家人都不錯)。就像當年李世民立李治不立李泰一樣,康熙很有可能因此而選中胤禛。」

當然有人覺得雍正為太子講話,其實心裡很明白,太子是保不住的。只不過除太子外,也無人可保,只好死馬當活馬醫。但這事又不能張揚,以免攻擊太子的人反感。因此在康熙面前,極力否認自己保過太子。這樣一來,他又得了個謙虛的美名。這很可能是做秀,透著一股假惺惺。」

但如果是做秀,別人不會嗎?事實是牆倒眾人推才是真的,雍正帝雪中送炭還被說做秀、假惺惺,皇帝真難做啊!所以我現在找雍正的史料是「不看評論」,評論家是這樣,和檸檬一樣,不管怎麼吃都是酸的,做壞事就罵你,做好事就說你虛偽,但試問他們自己的能做到什麼程度呢?不管看任何事都要建設性,就是對人有幫助,只是批評別人來抬高自己,但自己在生活中連孝道都做不到,是沒有資格批評別人,批評在國語字典的解釋是「評論是非好壞。通常針對缺點﹑錯誤提出意見或加以攻擊。」這很容易造口業啊!也是印光法師特別提醒的地方。何況我們沒有到阿羅漢的境界,一舉一動都是自私自利,所以自己的想法不可靠啊!

下面是印光法師的原文,讀原文更能感覺印光法師的涵養:

「適奉手書.知貴地尚有儒佛心法.一肩擔荷者.欣慰無似。至子譽不慧處.頗涉世諦俗套。誇魚目逾寶珠.謂寸木高岑樓.令人慚惶無地耳。光一介庸僧.無法自給。常時行乞于大富長者之門.見其所棄之殘羹餿飯.取而自資。有不嫌酸臭者.亦復以此用施。而徐蔚如謂其有益飢人.遂屢為流布。雖意有可取.而文不足觀。不意竟瀆閣下青眼.感愧何極。蕪鈔二次所印以蔚如丁母憂出京.託友人校對。由通家不能細心.遂致錯訛數十。去春蔚如又令上海商務印書館.另編另排.兼以留板。(此次校對頗精)至今春正月出書.以印二千部.未出正月.即已售盡。該館事忙.不暇再印。後由請者屢催.許抽暇先印一千以應之。待後有暇.再為多印。今奉上二部.祈查收。此中比京中二次印者.多卅餘篇。其於正心誠意.竭誠盡敬之旨.亦略為發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永念師恩,上淨下空老師法師往生

今天清晨二點,淨空法師圓寂享耆壽96歲。我最近心神不寧,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太多壞消息嗎,有戰爭、有飢荒、有勞動基金上半年虧4千億、台灣壽險公司踩雷、還是這個月的天氣熱爆…… 老師的偉大,凡人無目。佛陀的偉大,要看印光法師;印光法師的偉大,要看李炳南老師;李炳南老師的偉大,要看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