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最近文章主題相似,找一個不同的主題。我很讚嘆的半本書?

論語講要 李炳南老師講述

我看過最好、最棒、最讚嘆的論語版本,就是李炳南老師講解的論語版本。我從國小就知道孔子,國中就讀過論語,當然是指讀白話解,我一直讀到高中,說實在的,不知道孔子哪裡偉大?不知道論語哪裡深遠?為什麼以前的人說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我那時以為因為以前印刷不發達,沒有什麼書籍,所以才會講出這樣的話。

我到三十歲後,不敢說了解論語,但是終於有「感覺」,感覺到孔子偉大的地方在哪裡?論語美妙的地方在哪裡?尤其是讀李炳南老師的講解,再配合最近的新聞,越讀越覺得有趣!想不到我們現在的問題都是「老問題」,難怪古人說半部論語就可以治理天下。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集解包曰:「訥,遲鈍也。言欲遲鈍,而行欲敏也。」言語遲鈍者,不搶先說,不利口,言語似乎甚難。此是君子言語謹慎之故。注意欲字,言語慎重,辦事必須敏捷,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此皆難能而欲能之也。

這次看到經建會十六號公布明年的國家經建目標,將明年的 GDP 目標訂為 3.2%,比主計總處十一月底預估的 2.59% 高出許多。為什麼同是政府機關,兩個機關預測會差這麼多?另外一個新聞是「美銀美林估明年台灣 GDP 2.9%,低於韓星。」這篇文章可以留到明年,看誰比較準。

2012年11月的商業週刊內容引用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指出,礙於國際景氣的高度不確定性,全球經濟研究機構也都紛紛下修預測值,主計總處下修GDP也是無可厚非,但從「保四」一路砍到「保一」,而且下調高達九次,顯示人為判斷能力有待提升。從歷史經驗,最近幾年政府機關的預測能力都失準,是反向指標,我也會預測GDP,只要比政府預測的低就可以了。

如果現在臺灣的從政者是君子們的話,他們應該是說話很遲鈍(不會找理由也不會找藉口),但是辦事很敏捷。但如果「少部分」的從政者是爺們的話,就是很會說話找理由,但是辦事很遲鈍,人民才會無感。我們不可以造口業,所以多講古人的智慧,不講現在的是非,再次強調,爺們回頭的話,一樣可以成君子、成聖賢人!放下「??」,立地成佛。

見色忘友或是見友忘色?弟子規教我們盡本分。是好朋友就會幫助我們盡本分。

有學姊說:「當我的好姐妹談戀愛忘記我的時候都會偷偷在心裡希望他們趕快分手
我應該是史上最壞的朋友。」這位學姊也是有覺知的人,知道這樣的嫉妒心不正確啦。

今天問班上的同學:「如果妳的好朋友交男朋友或是女朋友,你會希望他快點分手的請舉手…」沒人舉手。「你會祝福他的舉手!」有十幾位同學舉手。

大學時候,我的朋友交了女朋友,別人說他見色忘友;另一位朋友交了女朋友,女朋友說他親疏不分,對朋友比較好,「早知道就不要當你的女朋友。 」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每個人都要盡自己的本分,每個人才能過幸福的生活。」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看到別人做好事會幫助他!隨喜功德!但不幫助別人做壞事。

所以我們當別人的朋友只要盡朋友的本分,不要管他人啊,就不容易有嫉妒心!我小學的時候也有嫉妒心,看到我暗戀的女同學喜歡另一位男同學,我竟然跑去問男同學有沒有喜歡這位女同學。慚愧呢!弟子規說:「話說多,不如少。」小學的我,話又多了。朋友交了女朋友或是男朋友,或是朋友結婚!老實說,他在二十四小時的時間內又多了男、女朋友的本分,老公、老婆的本分,父、母的本分,給我們的時間變少,這是正常的,我們反而要讚嘆他敦倫盡分。

難道他不管男、女朋友?老公、老婆?子女小孩?只和我們交朋友嗎?那我們就有過錯,因為我們沒有規勸他要盡本分。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好朋友就要勸人盡本分啊。

老師也有同學、朋友,但他們結婚之後,說實在的,老師也很怕打擾他們的家人,像我爸的客人如果來家裡作客,我媽就很辛苦要打掃,我媽情願花錢讓爸爸的朋友到外面住飯店。現代人工作繁忙,不適合常常打擾別人啊,台灣人一年工作時間 2140小時, 是世界第 3,但是時薪不到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一半,工作辛苦。再加上結婚就是把家庭弄好,把子女教好,這才是大事。要不然子女養成不肖人才,害了大家。

《禮記.表記》: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莊子》外篇‧卷七上《山木》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醴是甜酒)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這些話的意思告訴我們,不管對老闆還是對朋友要講「道義」,互相有禮貌,用禮節善待對方。人的感情像洪水,禮節是堤防,友情也是感情的一種,我們如果沒有考慮禮節,會和朋友交惡。以前有一位學生,到好朋友家作客,直接打開冰箱拿東西吃,也沒有問過主人,讓好朋友心裡受傷了,幸好後來講開,改正缺點,大家又是好朋友。

孔子的《論語‧季氏》篇(第十六):「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意思是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和正直的人為友、和誠實守信的人為友、和見識廣博的人為友,這些是好朋友;結交慣於裝飾外貌,內心並不真誠的人、結交善於逢迎拍馬屁,虛情假意、討人喜歡的人、結交巧言好辯找藉口,沒有真實學問的人,就會受到害處了。

人生有什麼重要的課題?就是找個好老師,要不然就是找個好朋友,而且好朋友會和好老師一起出現,兩個是一不是二。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佛學問答,網路同學問:「如果夫婦沒法再相處,要不要分開?還是繼續維繫一個外表看來幸福完整的家,勉強忍耐痛苦下去。」這個問題可以遍及和一切眾生的相處方式,與同學、與同事、與家人……

淨空法師答:如果要覺悟的話,就不會有痛苦,會真正有歡喜。

我覺得這真是高深的答案啊!我看過世間諮商的書,沒有這樣的答法,這智慧很高啊!

後面淨空法師解釋:「我覺得夫妻兩個人不能相處,要把不能相處的原因找出來,然後把原因消除,你們不就百年好合了嗎!一定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這很重要。縱然是學佛,學佛不能相處,離婚了,不是好現象,這個一定要知道。為什麼不能相處?佛教給我們“四攝法”」

什麼是四攝法,我聽到身邊有一對去年結婚的新人,今年吵著要離婚,雙方會在公共場合大小聲,他們的親人都說下一次再吵離婚就不管了。我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因為我都還沒結婚,他們就要離婚,這真是無常,不知道是我的人生節奏太慢?還是他們的節奏太快了?雖然去年有新聞「台灣每天有 156 對夫妻離婚 以「跨國婚姻」最高!」,但我沒想過會出現在我的同輩,至少不會這麼早。

下面引用「佛學入門」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說明什麼是四攝法。

一、布施攝: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即在經濟上、學識上、精神上幫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攝化他人,必須自有方法。你將財力、學力、體力幫助他人,對方受了你的恩惠,對你自然發生好感,信仰你所說的話,聽從你的指揮。就是不大合情理的話,他都會遷就,何況你說的是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動物,幫助他人是最能聯絡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順利,舉辦義務教育,以及福利社會的慈善事業,都是屬於布施攝眾生的法子。發菩薩心學佛的人,於此不可不注意及之。

二、愛語攝:就是用極和愛的話與人談論,使人聽之入神,引之入勝,和愛的話,可以包括三種:

(一)慰喻語,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災難,受到恐怖,絕不可幸災樂禍,須要用慈愛和悅的顏色和話語去勸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二)慶悅語,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就是壞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地方,我們都應該讚歎他、鼓勵他、激發他,使之歡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發展。就是壞的人,也會因此走上好的途徑。

(三)勝益語,是使聽了你的話,可以輾轉增勝增益。如得少為足的人,你可以勉勵他,使他再進一步地求勝。能布施的引之再持戒;學小乘的開導他再學大乘。這些話,都屬於勝而益善的。有時不但以柔語勸勉,亦可以硬語呵責,使之感悟,勵精圖治,只要態度誠懇,都可以攝化他,使他能接受你好意的教導。

三、利行攝:是自己做的事情,使人得到好處,便是有利於行。父母教養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獲得子女的孝順;老師教導學生,如處處為學生的利益著想,也必能得到學生的信仰;長官能顧到部下的利益,也會得到部下的擁戴;菩薩能隨順眾生,為眾生的利益做諸善事,自然也會得到眾生的感荷,而來服從他的化導。

從前歐洲有個特長於養野獸的人,整天與獅虎為伍,野獸也不害他。有人問他的緣故,為何不被獅虎所傷?他說:這有什麼奇怪,你待它好,沒有傷害它的意思,它自然也會服從你的指導,不會傷害你了。野蠻的獸群,亦可以感化服從,何況說是人類?所以菩薩要攝化眾生,就不可不注意利行的工作。

四、同事攝:和社會各階層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擔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說:你沒有過商人生活,你說的話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沒有過農夫生活,你說的話,農夫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薩為了方便度人,示現與各階層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事,潛移默化,得到成功。觀音大士三十二應身,地藏大士和彌勒大士的化身千百億,都是菩薩示現和眾生同事的模樣。

但是要這樣做,要配合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捨無量心。簡單說,就是放下自私自利和人結善緣,因此善有善報,我們一邊和老婆結善緣,一邊忍受老婆,是消業障,造善緣。

如果我們無法用四攝法對待老婆,那我們只能找一個這樣對待我們的老婆……你想得美喔 (You wish!也可以說 In your dreams! 或是 Dream on!)。沒有善因沒有善果,我們無法對老婆好,只想老婆對我好,她欠我們的債有這麼多嗎?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佛教故事問答-大伽葉的出家因緣

洪芳云 吳賢堯 感謝你的分享 我曾經閒閒無事在圖書館意外發現這個給人許多啟發的佛教故事 不過我不懂的是 故事的主角如何把婚姻當作修行? 是借著這位金色美人的姿色來戒除欲望嗎?
還是他只是找到了另一位有慧根的修行者? 他真的有把那段因緣當作修行的一部分嗎?

你也是了不起,有因緣才會看到佛教故事,還有啟發。妳的問題要說清楚才不會誤會,這件事情有事有理有因有緣有果,下面是引用星雲大師的十大弟子傳。從一開始伽葉尊者因為善根,一輩子是打定主意要解脫生死,可是他父母不肯放獨生子出家!所以才強迫他要結婚,他在親情的壓力下才隨便說要老婆長得像金人才結婚,其實打從心底是覺得不可能有這樣的女生,他就不用結婚了。

但伽葉尊者和他的老婆有緣,最後他的父母還是找到像金人的女孩,伽葉尊者在無奈之下才和後來的老婆妙賢結婚,但在新婚之夜,妙賢卻哭著說:「你破壞我的志願,我本來厭惡五欲,希望修行清淨的梵行,我父親受你家中財富的誘惑,把我的願望毀了!」一般人聽到老婆這樣講,一定是震驚的。但是伽葉尊者聽了很開心,兩人之後便分床睡。

既然做了夫妻,兩個人又不同床而臥,他們的父母隱約間知道此事,有一天特地到新房中察看,見到兩張床鋪時,父母就很不高興的說道:「你們是剛結婚不久的夫妻,房中陳設兩張床真不吉利,我叫人來拆了一張!」

大迦葉不敢反對父母,但更加堅定了他們的約定和誓願。

大迦葉對妙賢說:「我們不必灰心,房中這一張床我們可以輪流睡,初夜中夜妳睡的時候,我可以在室內踱來踱去或是修行,後夜你起來讓我睡,妳可以經行或打坐。」

妙賢很歡喜大迦葉的建議,但她卻說道:「我們最好能早一點出家,免得五欲世間,處處都埋伏危機,誘惑人墮落!」

「我也這樣想,但父母雙親尚在,他們就我一個獨生子。忍耐著,我們的理想和志願終有實現的一天!」大迦葉安慰著妙賢。

這對新婚夫婦身雖在紅塵,而心樂清淨道業,彼此河水不犯井水,安安穩穩的度著時光。

悠悠的歲月,如此清淨的生活,他們繼續度過了十二年。 所以他們也不是藉由對方來考驗自己,而是隨緣修行呢。


出家去修道

會者必離,生者必死,這是世間一定的道理,疼愛大迦葉的父母終於壽盡往生了。

在父母往生不久的一天,妙賢叫僕役去搾胡麻油,胡麻油裏有很多的小蟲在蠕動,妙賢聽到僕役們私下在說:「壓死這麼多的生物,不知將會受到如何可怕的果報?不過,這不是我們的罪過,而是主人的命令!」

妙賢一聽,頓時觸目驚心,叫他們停止搾油,一個人獨自的走進房中,把房門關起來,靜靜的思維。

這一天,大迦葉正好到田莊巡視,見到耕牛的辛苦,見到農人拼命的工作,田裏很多小蟲,被鋤傷腳踏,死的死,傷的傷,其狀甚慘。他看到這情形,越加厭惡起世間的生活。他想:「為了一己的生活,難道一定要讓這些人畜都受這種種苦嗎?不管什麼人,無論怎樣吃,也吃不了一升多的東西;無論怎樣睡,也睡不了六尺以上的床鋪。其他日用,只不過是一些多餘的浪費。現在就是為了那些無用的浪費奢侈,而摧殘這許多的人畜,殺害這許多的生命,這實在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

大迦葉這麼想著,回到家裏見到妻子妙賢,也像有什麼懊悔的事情正在不高興。後來他們互說出自己的心事,彼此更加感嘆世間的悽慘。大迦葉就向妙賢說道:「無論怎樣,我是決意放棄家庭去修道,因為在家好比被關在牢獄一般,有種種繫縛、種種苦惱。在家庭裏造業是沒有終了的時候,所以我要棄家去尋求人生的真理。到山林裏去修道,好像在虛空行走,沒有一點障礙。我要先去求師訪道,妳暫且留在家中,等我遇到賢明的老師時,再回來接妳一同出家,妳等著,我一定有好消息帶給妳。」

妙賢聽了,很敬佩丈夫的志願和感激丈夫的關懷。出家修道本是他們夫婦倆的宿願,為了父母,一等就是十多年的時光。

現在,大迦葉離家去修道了,他內心的歡喜,自不待言。

所以故事的主角一開始是想修行,不想結婚,但以前的婚事是父母作主,後來才變成在結婚中修行,在理論上,任何的情況都可以修行,但是事實上有容易和困難的地方,結婚還要修行是困難的,因為對方如果不想修行,那雙方彼此都是障礙。

伽葉尊者和妙賢也有欲望,但他們知道欲望是貪心,貪心引來不足與痛苦,這就是覺察。修行的目的就是斷掉貪。印光法師說:「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

淨空法師解釋:「聖罔念則作狂」。「罔念」就是失掉覺察。「念」是覺察,「罔」是失掉、沒有了。《大乘起信論》裏面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罔念就是不覺;起了無明,聖人就變成凡夫。

  「狂克念則作聖」,「念」是覺察,「克」是克服。凡夫要是念念覺悟,他就是佛菩薩,可見得凡夫與佛菩薩,不過就是迷悟一念而已。在婚姻中時時保持覺察實在不容易呢。

所以伽葉尊者沒有想過找另一半是有慧根的修行者,而是一開始他就想修行,不想結婚,但是和妙賢也有緣份未盡,雙方還是結婚,雙方也等了十二年,等因緣成熟。才出家修行。他們志向堅定,克服萬難,伽葉尊者有沒有把那段結婚的因緣當作修行的增上緣,這我不知道,但他沒有因為結婚而放棄修行,這是我要讚嘆,也是不容易的地方。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愛妻守則教我們放下自私自利,沒老婆也可以用在生活中其他的人事物上。我是凡夫,看別人是菩薩。

愛妻守則(老公適用)
第一條:老婆永遠是對的。
第二條:如果老婆真的錯了,請參閱第一條!
愛妻細則(老公適用)
1. 老婆絕不會有錯!
2. 如果發現老婆有錯,一定是我看錯!
3. 如果我沒看錯,一定是我的錯,才害老婆犯錯!
4. 如果是她自己的錯,只要她不認錯,她就沒有錯!
5. 如果老婆不認錯,我還堅持她有錯,那就是我的錯!
6. 總之,老婆永遠沒有錯,這句話絕對不會錯!

每位同學在修菩薩行的時候,現代版就是按照上面的做法,菩賢菩薩的行願品,說到隨順眾生啊,讓眾生有歡喜心,我們規勸他,他才會聽呢,重點也是敦倫盡分。

所以賢堯老師很鼓勵別人結婚,前提是把結婚當修行,把上面的守則拿來應用和老婆相處,那可以成賢人、成聖人、成菩薩、成佛都可以了,為什麼?因為重點是放下自私自利啊!而且我不能去找愛夫守則給我的老婆看,那就錯了!印光法師說:「自管自家;不管他家。」所以我是要改變自己,不是去改變別人。從這邊也可以知道父母和老師的偉大,因為他們會教育我們,讓我改變自己的缺點。照古人的標準,如果我們是成人,就算我們犯錯,朋友也只會規勸一次,我們不聽,朋友就不理我們了。

說到認錯,最近班上有一個例子:

昨天午休結束,榆叫弘拿枕頭丟他,榆卻閃掉,枕頭打到睡午覺的冠,冠生氣地爬起來踢弘,弘還嘴巴說:「來啊!不會痛!」本來榆要到安全的地方丟枕頭,也是弘叫他站在那個位置,我說你們三人都有錯誤。

今天早上冠和榆換工作後,冠應該去倒廁所的垃圾,他還想找榆陪他去,我說你昨天還和他們兩人吵架,還要人陪,那你還是和榆把工作換回來清大便斗的工作,因為榆一個人就可以去倒垃圾。

第一節上課時,冠說昨天放學時已向弘說對不起,弘也說他也向冠說對不起。我讚嘆他們回頭超快,不到一天就回頭,放下我執。

賢堯老師回頭還要一個月(我上次和媽媽與其同事一起吃飯,我拿書出來看,被我媽規勸,我一個月才接受是我錯了),這兩位同學不到一天就回頭了。真是有善根呢。我說不怕人和人之間吵架,但是要和好,多少夫妻吵架不和好,最後不滿的情緒累積到最後爆發!導致不好的結果,所以愛妻守則實實在在教我們男生放下不滿的情緒,凡事認錯,就是忍辱啊!六度之一。

而且一定要和人和好有什麼好處呢?今天上課有同學聽了這個例子就說,吵架又和好不是很麻煩,一開始不要吵架不就好了嗎?這是有宿命通的同學才說得出這種話,見因知果,無因就無果,沒有開始便沒有後頭的麻煩。

最近我也是被媽媽念,說我去吃飯的時間太晚,我本來也是想說藉口,話到嘴邊就忍住不說,讓媽媽把話念完,媽媽也怕話越說越重,後來到外面散步。之後我放下爭辯的心,想想我一定有錯,前提確定,我就接受是我錯了,所以我放學就先陪父母吃飯,吃完飯再做其他事呢!所以這件事我也是按照守則:

第一條:媽媽永遠是對的。
第二條:如果媽媽真的錯了,請參閱第一條!

最後有一個祕密,那別人做錯,我們要怎麼知道呢?所以我們要知道因果,學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就是這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要做好事、布施,其他人如父母、兄弟、親朋好友來阻止我們,我們就知道這和經教不相應,和因果不相應,我們如果因此不做好事,那阻止我們做好事的人過錯便更大了!我們還是要有智慧,隨緣堅定地做好事,智慧就是要考慮到結善緣,像最近新聞說到有太太參加某一個團體,反而和家人的關係變差,還害死自己的兒子,這就錯了,印光法師說敦倫盡分就是要做好自己父母的角色、子女的角色、夫妻的角色、部屬的角色、朋友的角色等等,我們沒做好本分就是和人結惡緣。

愛妻守則是懺悔的第一步。章嘉大師教導淨空法師懺悔法門。什麼叫「懺悔」?我們必須要找出自己的毛病過失,能夠常常發現自己的毛病過失,這在佛法裡叫開悟,你覺悟了。悟後起修,悟了之後就把這些毛病、習氣改正過來,這叫做修行。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快樂的國中生,知道佈施就會更快樂。捐錢給好人和壞人,有什麼不同?

放學的時候遇到中山國中的國三學生,停下來和他聊一下,他在國中生活很快樂,奇哉!這是很少見的,因為認真的學生有壓力,不認真的學生沒目標,聽到快樂的國中生確實是稀少,雖然他不知道高中要填什麼志願,但他升高一的暑假要到爸媽開的便當店打工,我開玩笑說他是小開,但也是讚嘆他做餐飲業真的很辛苦他卻能吃苦,他也說最近便當店來一位女大學生在打工,是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他姊姊卻能到便當店打工,我也覺得了不起。

以前我只覺得把學科教好就好,但看到現在年輕人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失業,另外八個人的薪水不好,現在了解念書和工作是兩回事,所以我改變我的想法,學習芬蘭的教育,希望把學生的學習、工作和人生結合,這最重要的就是品德,所以數學基本會就好,國語是為了學弟子規,健康是為了養成運動習慣,閱讀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品德是教學生明辨善惡,多多讓學生習勞,所以下禮拜要讓他們在學校煮綠豆(誤)。這也是受到奧利佛和黑心食品的影響,覺得現代的學生要學會自己煮健康的食物,可以省錢和管理自己的健康。李炳南老師到九十五歲都不用別人照顧,他的生活簡單,衣服自己洗,一個人住十五坪也是自己打掃。日中一食,就是拿一個小鍋子,火燒開後把青菜、豆腐丟進去,煮五分鐘再把麵線丟進去,蓋上蓋子,悶五分鐘,等要吃的時候再加油、鹽。我以後也想學老師。多簡單的生活,一餐二十分鐘就解決。不過我煩惱多,還要吃兩餐加點心。

今天上課時,問學生:「捐錢給壞人、好人和動物有什麼不同?一樣都是財佈施。」我發現郭冠講的答案很棒!他說捐錢給壞人,他會拿去做壞事。捐錢買東西給動物,他吃完就沒了。捐錢給好人,好人會去幫助動物和其他人。就是五上國語第十二課,羅慧夫醫生說的:「希望大家把愛傳出去。」

從把愛傳出去的觀念,如果佈施給團體的福報也是大於佈施給個人,因為把愛傳出去的人比較多。佛陀也是這樣說,希望把物品捐給僧團,而不是捐給個人。

有一次佛陀的姨媽,拿一件親手縫製的金縷黃色衣,要布施給佛陀。
  佛陀告訴她說:「瞿曇女!這件衣服應該布施給僧眾。布施給僧眾,便是供養了我,也供養了僧眾。」
  但是,姨媽再三地執意要佛陀收下,佛陀也再三地要她布施給僧眾。
  這時,站在佛陀後面,執扇搧佛的尊者阿難說:
  「世尊!請您收下吧。世尊!瞿曇女照顧您很多,既是您的姨媽,又是您的奶媽與養母,世尊在生母過世後,就是由她哺乳養育您長大的啊。」
  「是啊,阿難!瞿曇女確實照顧我很多,在我母親過世後,養育我長大。
  阿難!瞿曇女也因為我的緣故,歸依了佛、法、僧眾,不疑三寶,不疑苦、集、滅、道,離殺、盜、淫、妄、酒,成就了信、戒、施、聞、慧。如果一個人想要以終身禮敬與供養生活所需用品的方式,來報答讓自己歸依佛、法、僧眾的恩人之恩澤,那是報答不了的。

  再者,阿難!能布施十四種個別眾生,有大功德,大福報。這十四種是:如來、辟支佛、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離欲外道、精進的修行人、一般人、畜生。阿難!如果布施給畜生,可得到的福報大小為一百,那麼,布施一般人為一千,布施精進的修行人為十萬,布施離欲外道為十萬億,布施向須陀洹到阿羅漢的聖者,則為無量,布施辟支佛也是無量,更何況是布施如來了。

  再者,阿難!對七類僧眾的布施,有大功德,大福報,即使僧眾中可能雜有不精進、有名無實的惡比丘,也一樣有大功德,大福報。這七類是:一、布施如來在世時的比丘、比丘尼僧眾。二、布施如來入滅不久後的比丘、比丘尼僧眾。三、只布施比丘眾。四、只布施比丘尼眾。五、指名特定的比丘眾、比丘尼眾。六、指名特定的比丘眾。七、指名特定的比丘尼眾。
  阿難!布施給任何特定的個人,所得的功德與果報,再怎樣也不會大於布施給僧眾的。」

什麼是僧眾,惠能大師傳授三皈,他的誓詞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僧眾就是一個教師團體,而且這個教師團體只教品德,不教其它的,專一才能成就,才容易得清淨心。像我在國小也要教國語、也要教數學,也要教綜合,也要教電腦,教這些都夾雜了,我是比不上出家人的。比較福報大小的結果,所以我的捐款大部分是給團體,像淨宗協會。最喜歡印經書,用錢去做法佈施。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我也會網路購物的,而且什麼都買,什麼都不奇怪。但我不會讓百姓一路哭。

上個禮拜我的一件衣服,父母說太寬鬆了(小猴子圖案),叫我不要穿到學校。我也在找冬天的衣服,其實高雄的冬天不會很冷,但有時穿長袖再脫外套後才不會太冷。

前幾天我在法鼓山的網路書店買書…不是,我是買衣服,四安長袖V領衫(M 號)同尺寸三色一組,特惠 990 元。看到特惠我就想買了,衣服上面有弘一大師的毛筆字,最重要就是簡單的顏色,拿來當制服(誤)最好了。我國中和高中是不喜歡穿制服,因為那時的材質不吸汗,夏天熱、冬天冷,但是到大學開始天天穿便服,我竟然開始喜歡穿制服,就是我會找五件衣服出來穿一個禮拜,下個禮拜又是這五件,如此如此就過了半年,現在的學生也會發現,我在鳳陽國小也是穿制服,就是把每年運動會發的衣服拿出來穿,而且學校買的材質都不錯,穿制服讓我和學生減少分別心,他們不會分別我穿那一件好看、我穿那一件不好看。我不用起煩惱要怎麼穿衣服,反正五件褲子加五件上衣就可以過半年。

四安長袖有附標籤,上面寫「安心在於少欲知足。安身在於勤勞儉樸。安家在敬愛互助。安業在於服務奉獻。」

禪宗二祖慧可當初向達磨祖師請問:「弟子心未安,請祖師為我安心!」所以安心是每一個人在追求的目標,今天問學生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大部分的學生都不知道,時代變了。

范仲淹的人生目標是什麼?,范仲淹字希文。幼年時父親就過世,家境貧寒,每日只吃一些鹹菜粥,非常清苦,而卻能刻苦自勵勤奮讀書,更以天下人福祉為自己的責任。他經常自己吟誦道:「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尚未憂慮時就先憂慮;當天下人都得到安樂,才是讀書人安樂的時刻。」   

  他曾經拜訪一位算命的人,並請問:「我是否有機會當宰相?」算命的人說:「沒有希望。」再問:「我是否有機會當名醫?」算命的人驚訝的說:「為何之前所問的目標如此高遠,而現在所問的卻如此卑微呢?」范仲淹說:「只有宰相及名醫才可以救濟眾人。」算命的人讚嘆的說:「你這顆仁慈的心,才是真正的宰相。」   

何時學生才能有廣大的志向?我不敢說有什麼廣大的志向,但四弘誓願是我的目標。

范仲淹曾經向錢氏買了一座庭園,打算搬到那裡定居。地理師說此地風水極好,必會接連不斷有人做官,范仲淹聽了卻說:「既然如此,與其一家人獨自顯貴,還不如讓江蘇一帶的讀書人,都能來此受教育,那麼每個人都可以顯貴了。」便將這個地方改為學校。從此看到范公的心量多大,可以考量一整個地區的人民。   

  范仲淹與富鄭公(富弼)擔任左右宰相時,看到監司簿上有品性不好、不適任的人,便一筆勾消、剔除他的職位。而富鄭公說:「一筆劃掉是很容易,可是恐怕一家人都在哭啊!」范仲淹卻說:「一家人哭,比起老百姓一路哭,哪個比較嚴重呢?」這又是治理國家最得體之處,不以婦人之仁來看待。

最近臺灣的公務人員常常讓人民傷心,從范公對於公務人員的態度,我們也應該了解為什麼身在公門好修行,因為你會影響很多人,看看現在臺灣的老百姓想哭哭不出來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范公對於公務人員的要求特別高,不才的公務員是會讓老百姓一路哭啊。但這也是我們共業,所以我們人民投票投不出人才,還是要反求諸己,反省我自己啊!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就算肉眼看到都可能誤會,何況天眼。評論人事要小心,不是造口業就是結惡緣。

佛陀說:「比丘們,判斷人間的是與非,應當以肉眼眼見為憑,而不應倚靠天眼(天眼通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而且不會被障礙物阻隔視線)。就算你們修得天眼通,並以天眼觀察到他人的隱私或過錯,也不應以此指摘他人。因為只要是人,既非聖賢,又孰能無過?更何況天眼能無所不見,如果一一窺探,以天眼所見或天耳所聞之事,至多也只能知其然,卻未必能知其所以然,尤其一般比丘不具佛陀的十力,一旦發生誤判,極易影響在家人的信心,甚至引起外道的譏嫌,以及無窮的八卦、煩惱、與混亂,不但傷害了他人,製造更多的事端,對自己的修行也形成了障礙,於人於己都是一種不善。天耳通也是如此。在判斷是非對錯之際,仍是以一般的耳朵為憑,而不應以天耳通。」

現在人沒有修禪定,也沒有人有天耳通和天眼通,但是我們現在科學有另一種工具,就是監視器、行車記錄器,或是報紙,都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在現場的事情,但是我們還是要小心推論,就算我們親自用肉眼來判斷事情,都可能錯誤了,更何況我們沒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們在生活中也會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批評,因而產生誤會。所以我們要像廣欽老法師一樣的態度,別人的批評都沒有指名是我,為什麼我覺得就是在講我?如果真的在批評我,還是幫我消業障,我還要謝謝他!感恩他!

像老師以前在學校曾經做過上學時間調查表,想了解老師對於學校上學時間的意見,結果校長誤會我是為了反對他才做這調查表,這讓我以後做事情更小心,更希望要圓滿,否則讓別人誤會,也是我們做事的手段不夠有智慧。

我有一次早上要去找同學,他叫我下午去,我說晚上要去鳳山吃飯沒辦法去,但我沒有說具體,因為我沒說下午不去,他以為我下午要去找他!因為吃晚餐是晚上的事,害他等我,我又沒接到他的電話,這讓我也反省自己講話不具體!這是一個缺點呢。

我自己也有一次說:「接了組長是因為前面的組長不想做。」結果傳到那位組長的耳朵變成是他的抗壓性不足,我是被他陷害才來接組長。這當然不是我的本意,我也向他道歉,此後讓我很小心,說話有十分把握只要講六、七分。有六、七分把握只講三、四分。有些話是講都不要講!因為我沒有佛陀的十力,能了解每一件事情的體、相、用、因、緣、果、理、事,這八個面向。弟子規說:「話說多、不多少。」就是幫助我們少造口業。

最近一位學姊(雅慈)在寫EQ達人的推薦表,裡面有幾句話我覺得很好。

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是不是考一百分,現在人和人之間容易有衝突,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都出現困難,連帶影響到生活出現許多的衝突,所以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是EQ。而從小學開始學習的靜思語,幫助雅慈對自己情緒的了解和控制,也更有同理心對待他人情緒,以及對人生也更樂觀,面臨挫折的承受力也增加。

一、靜思語說:「脾氣嘴巴不好,心再好也不算好人」。雅慈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視的就是嘴西講出來的話,要對人有幫助,一些會讓人起煩惱的話就少說。

二、雅慈就算遇到挫折,嘴巴也不會抱怨,因為抱怨只是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對於解決問題卻沒有幫助。面對別人的不好的情緒。雅慈會善用柔軟語關心別人,嘴巴是最容易幫助別人卻也是最容易傷害別人。

三、雅慈沒有什麼優點,但是知道從小的地方開始做起,培養自己的優點,就是先控制好自己的嘴,就能控制自己的心。雖然嘴只是人體器官之一,但在和人相處之中,卻是不能忽略的地方。

四、靜思語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這句話不論大人或青少年能做到的人是很少。如果雅慈不能確定說出來的話對別人有幫助,那就會少說,可以減少誤會。

五、雅慈是感恩的人,靜思語說:「互相感恩,彼此成就,共創美好祥和的社會。」雅慈在家感恩父母,所以會幫忙做家事。雅慈在學校會感恩老師,表現在生活中,所以這一次有機會被師長推薦參加eq達人的選拔。而且雅慈對於過去教過自己的師長也念念不忘,現在還會定期回去找國小的老師,謝謝在國小時教過的靜思語,到現在還能對雅慈的生活有這麼大的幫助。

永念師恩,上淨下空老師法師往生

今天清晨二點,淨空法師圓寂享耆壽96歲。我最近心神不寧,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太多壞消息嗎,有戰爭、有飢荒、有勞動基金上半年虧4千億、台灣壽險公司踩雷、還是這個月的天氣熱爆…… 老師的偉大,凡人無目。佛陀的偉大,要看印光法師;印光法師的偉大,要看李炳南老師;李炳南老師的偉大,要看淨...